為了培養優質壯苗,幼苗出土前后要加強管理,創造有利條件,滿足種子發芽和幼苗銀杏樹生長發育的需要。
(1)覆蓋 一般覆土薄的小粒種子,在覆土后還應加以覆蓋保護,以防止苗床地表板結,保持土壤水分,抑制雜草銀杏樹生長,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吹雨打,并可調節溫度,防止冬季凍害、鳥害等。常用塑料小拱棚或稻草、麥秸、樹葉、苔蘚等物覆蓋。也可用芒萁骨插蓋。用塑料小拱棚覆蓋時,如氣溫過高,要注意通風及灑水降溫,視其銀杏樹生長情況逐漸拆除。注意覆蓋物不宜過厚,在幼苗大量出土時應及時拆除,以免銀杏樹苗木黃化、彎苗或出現高腳苗現象。
(2)遮蔭 在夏季育苗,為了降低表土溫度,減少銀杏樹苗木蒸騰作用和土壤水分的蒸發,防止幼苗根莖免受日灼,在天氣炎熱干旱時,應予以遮蔭保護。一般陰棚的透光度以30%一50%為宜,最好用活動陰棚:烈日當空時進行遮蔭,陰天或晴天的早晚不遮蔭,銀杏樹苗木木質化后及時拆除。
(3)間苗 據銀杏樹苗木的疏密、銀杏樹生長速度和抵抗力的強弱而確定間苗次數。大部分闊葉類花木,幼苗銀杏樹生長迅速,抵抗能力強,在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即可進行第一次間苗。而大部分針葉觀賞花木,幼苗銀杏樹生長緩慢,易受干旱、病蟲危害,應在銀杏樹苗木出土后,即進行一次間苗,當葉面重疊時,再進行第二次間苗;最后一次定苗。間苗原則是;適時間苗,留優去劣,分布均勻,合理定苗。間苗要在土壤濕潤情況下進行,不要傷及銀杏樹苗木的根系,間苗后要及時澆水。間出的銀杏樹苗木應保存好,以便移植或補苗之用。
(4)補苗 這是補救缺苗斷壟的一種措施。應選擇陰雨天或澆水后的傍晚,結合間苗進行補苗移栽。為了不傷及幼苗根,應越早越好。用小鏟帶土移栽,并隨即壓實、澆水,以免幼苗缺水萎蔫。如能暫時遮蔭保護,則成活率較高。
此外,待銀杏樹苗木銀杏樹生長至一定高度時,還應進行中耕除草、病蟲防治、施肥、澆水、修枝和除芽等工作,以保證銀杏樹苗木銀杏樹生長旺盛。(二)無性繁殖技術植物的營養器官(根、莖、葉、芽)具有再生能力,可形成新的個體。無性繁殖通常包括扦插、嫁接、分株、壓條、埋根等方法。無性繁殖得到的花木,其特點為:主根不如銀杏樹播種苗粗大,而側根發達,銀杏樹生長較快,從發育階段上來說,生理年齡較老,所以開花結果比銀杏樹播種苗早,壽命較銀杏樹播種苗短;能充分利用母樹各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