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嫁接后銀杏樹砧木的抹芽與除蘗對接穗的生長尤為重要。行道樹每年夏季對主干上萌發的隱芽進行抹除,一方面可以保持行道樹主干通直,不保留主干下蘗芽,以免影響交通;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,保證行道樹健壯生長。抹芽與除蘗還可減少冬季修剪的工作量和避免傷口過多,宜在早春及時進行,越早越好。
1. 去蘗(又稱除萌)
銀杏樹嫁接繁殖或易生根蘗的樹木,要及時除去萌蘗。桂花、榆葉梅和月季在栽培養護過程中要經常除萌,以免萌蘗長大后擾亂樹形,并防止養分無效消耗。對牡丹、芍藥的修剪,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說法:“芍藥梳頭,牡丹洗腳”,意思是說,芍藥花蕾較多,為了保證花朵大小一致,要將過多的、過小的花蕾疏除,因而稱之為“梳頭”;而牡丹植株基部萌蘗很多,除有用的以外,均應去除,所以稱之為“洗腳”。蠟梅、丁香等根盤也常萌發很多萌蘗條,應根據樹形決定保留部分外,其余及早去掉,以保證養分、水分集中應用。
2. 環剝
用刀在枝干或枝條基部適當部位剝去一定寬度的環狀樹皮,稱為環剝(圖5-14)。環剝深達木質部,剝皮寬度以1個月內剝皮傷口能愈合為限,一般為2~10mm。由于環剝中斷了韌皮部的輸導系統,可在一段時間內阻止枝梢碳水化合物向下輸送,有利于環剝上方枝條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花芽的形成,同時還可以促進剝口下部發枝(圖5-15)。但根系因營養物質減少,生長受一定影響。由于環剝技術是在生長季應用的臨時修剪措施,一般在主干、中干、主枝上不采用。另外,傷流旺的樹種和易流膠的樹種不宜采用。
銀杏樹環狀剝皮的作用如下。
(1)銀杏樹切斷或破壞了韌皮部,暫時中斷或阻礙有機物質向下運輸,增加環剝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的積累。
(2)銀杏樹因為環剝傷口附近的導管產生傷害性充塞體,影響水分和礦物質的上行運輸。
(3)銀杏樹緩和樹勢、枝勢,抑制營養生長,促進生殖生長(花芽分化),提高坐果率。
|
|